国际药学研究杂志

期刊导读

央行数字货币差异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

来源: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25

一、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进展情况

我国从2014年开始数字货币研究,2019年公布DCEP(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)的首批试点机构,包括四大国有银行(工、农、中、建)和三大网络运营商(移动、电信、联通),主要在交通、教育、医疗、消费等场景进行试点测试。同时也在雄安、成都、深圳、苏州等地进行内部封闭试点,期限1年。随着近期滴滴、美团、字节跳动、B站等机构的加入,未来DCEP的场景拓展将会有更多的延伸。

DCEP具有无限法偿性,是人民币的数字化,在运营上继续采用“中央银行—商业银行”二元体系,账户松耦合方式投放,数字货币既能与现金一样流通,又能实现匿名性,其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程度较低,在形式上是中央银行担保并签名发行的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。DCEP采用“一币、两库、三中心”的结构。“一币”,是指由央行担保并签名发行的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。“两库”是指央行的发行库和商业银行的银行库,“三中心”包括身份认证中心、大数据分析中心和登记中心。DCEP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更方便的支付手段,可以满足数字化时代更低成本、零摩擦、可无限分割、安全和满足民众隐私保护的诉求。

二、国际央行数字货币发展最新动态

2019年底至2020年初,各国央行及国际金融组织对央行数字贷币(CBDC)关注度激增,其中国际清算银行(BIS)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拟订一些设计开发的指导原则,组织国际经验交流分享并定期发布研究报告;以中国、法国、瑞典、加拿大为代表的国家积极研发试验CBDC;美国、日本、韩国虽然声称无发行CBDC计划,但态度已从观望CBDC到趋于开放,频繁参与到国际CBDC研讨活动及其基础研究中,表1具体介绍了当前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最新进展。

表1 国际央行数字货币的最新进展态度 机构及国家 最新动态国际清算银行(BIS)国际机构及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发展进程组织、指导2019年7月,BIS宣布启动金融技术创新中心,支持世界各国央行努力创建数字版本的国家货币,为国际组织拟订设计开发的指导原则,组织国际经验交流分享并定期发布对CBDC的调查报告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2020年初将数字货币列为该组织2020年首要任务之一。国际货币金融机构(OMFIF)2020年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,并将重点放在批发和零售市场中的支付工具以及CBDC上。美国 2020年5月,数字美元发布白皮书,推动数字美元计划核心原则。

续表1 国际央行数字货币的最新进展日本从观望到趋于开放2020年6月,日本大型企业成立数字货币联席会议、研究数字货币兼容问题,目前尚未发行数字货币计划,但已与欧洲央行等机构开展共同研究。韩国2020年6月,韩国银行公布中长期发展战略,正积极从事货币政策的研究和准备工作。中国国际机构及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发展进程2019年9月,央行的中央数字货币开始闭环测试,2020年4月,雄安新区召开了法定数字人民币(DCEP)试点推介会。瑞典 2020年2月,瑞典央行表示已开始测试电子克朗。积极研发测试加拿大2020年2月,发布零售数字货币应急计划,在必要时发行零售类现金的数字货币。法国 2020年5月,完成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欧元首次测试。柬埔寨2020年1月,宣布已开发出名为“Bakjong”项目的准CBDC形式,预计今年上线。泰国2020年7月,泰国在当地公司中使用数字货币,泰国银行已开始将数字货币应用于大企业之间的金融交易。委内瑞拉投入使用2020年6月,宣布委内瑞拉银行的所有分行接受该国的加密货币—石油币,一周后该国15%加油站已使用石油币进行支付。立陶宛 2020年7月,已经发行了全球首枚CBDC,但只是纪念币。

三、国际央行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动因

(一)内在动因

1.现金使用量减少。德意志央行近期发布一项关于支付的研究报告,针对美国、英国、中国、德国、法国和意大利的3600位客户进行了专项调查。调查显示,各国中首选现金支付的人口比例德国最高接近60%,英美和意大利30%,中国22%,法国只有不到20%。各国央行需要关注并应对无现金社会的需求及挑战。

2.降低系统风险,提升金融稳定性。在一些国家金融体系中,银行具有高度杠杆特性,发行债券既可以存储价值,又可以作为支付方式,但是由于其属于私人信用支撑的货币债权,极端情况下其存量可能收缩,并对经济产生不利的负面外部效应;而CBDC由国家信用背书,本质上来说没有风险,个人和机构依靠CBDC作为支付和价值存储手段,有益于降低整体风险和提升金融稳定性。

上一篇:国际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政策及启示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