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21日至24日,由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辦的“第二届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”在滬隆重召開,來自中國大陸、香港、澳門、臺灣及新加坡、韓國等海内外專家學者共12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,就莊學研究的核心問題、前沿問題和最新發展等進行熱烈討論。本次會議是繼2008年“第一届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”後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辦的又一次盛會,會議繼承了首届莊子學术研討會的豐碩成果,並進一步凝聚力量,搭設平臺,把莊學研究推進到了新階段、新水平,在莊學研究史上必將産生深遠影響。
本次會議共收到論文60餘篇,内容豐富,論題涉及莊子文獻研究、莊子學史、莊子哲學思想以及莊子的中西比較等領域。與會學者在莊子其人其書的考訂、莊子内在義理系統的重建、莊子與諸子百家的關係辨析及莊子與中國文學的發展關係等方面,都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推動和創獲,展現了當前莊子研究的新高度、新水準。此外,以身體爲中心的莊子比較哲學研究、以時空和物象爲視角的莊子綜合研究及莊子學術史研究,是莊子學研究的新增熱點,體現了莊子學術研究向回追溯貫通和向外溝通對話的趨勢。
會議之後,經《諸子學刊》編委會的多次協商,遴選近半篇目,編爲《諸子學刊》第十七輯(“第二届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號”)。爲了確保論文符合《諸子學刊》的品質和行文要求,所入選篇目大多又經過作者的修改或擴充,從而以更高的品質呈現給讀者。近年大陸與臺灣莊學研究繁榮,且彼此交流頻繁密切,臺灣學者應邀出席本次會議者達20位之多,而且所提交論文的品質多屬上乘。爲充分呈現這種最新的交流成果,本輯所收臺灣地區文章獨多,占了整輯篇目的半數。又,收入澳門鄧國光先生《道樞之應: 〈莊子〉經世要義初識》一文,以反映澳門莊學研究的特點。韓國莊子學研究與大陸聯繫也較密切,且其研究有其域外特色,故特選曹玟焕《〈莊子辨解〉中韓元震對莊子思想的理解》一文,向讀者展示韓國莊子學術史研究的一個案例。另外,本次會議召開時,恰逢方勇先生《莊子學史》(增補版)發行面世,我們這裏選了張洪興教授《南華學案之極軌——評方勇教授〈莊子學史〉(增補版)》這篇書評作爲介紹。
本輯專號文章内容豐富、品質上乘,論題囊括了莊學研究最核心、最前沿的方面,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前莊學研究的最新水準。而且,專號對“第二届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”也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。相信讀者通過本專號,不僅可共饗一場學術盛宴,亦可獲取當今莊學研究前沿之動態大觀。
2017年4月21日至24日,由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辦的“第二届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”在滬隆重召開,來自中國大陸、香港、澳門、臺灣及新加坡、韓國等海内外專家學者共12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,就莊學研究的核心問題、前沿問題和最新發展等進行熱烈討論。本次會議是繼2008年“第一届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”後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辦的又一次盛會,會議繼承了首届莊子學术研討會的豐碩成果,並進一步凝聚力量,搭設平臺,把莊學研究推進到了新階段、新水平,在莊學研究史上必將産生深遠影響。本次會議共收到論文60餘篇,内容豐富,論題涉及莊子文獻研究、莊子學史、莊子哲學思想以及莊子的中西比較等領域。與會學者在莊子其人其書的考訂、莊子内在義理系統的重建、莊子與諸子百家的關係辨析及莊子與中國文學的發展關係等方面,都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推動和創獲,展現了當前莊子研究的新高度、新水準。此外,以身體爲中心的莊子比較哲學研究、以時空和物象爲視角的莊子綜合研究及莊子學術史研究,是莊子學研究的新增熱點,體現了莊子學術研究向回追溯貫通和向外溝通對話的趨勢。會議之後,經《諸子學刊》編委會的多次協商,遴選近半篇目,編爲《諸子學刊》第十七輯(“第二届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號”)。爲了確保論文符合《諸子學刊》的品質和行文要求,所入選篇目大多又經過作者的修改或擴充,從而以更高的品質呈現給讀者。近年大陸與臺灣莊學研究繁榮,且彼此交流頻繁密切,臺灣學者應邀出席本次會議者達20位之多,而且所提交論文的品質多屬上乘。爲充分呈現這種最新的交流成果,本輯所收臺灣地區文章獨多,占了整輯篇目的半數。又,收入澳門鄧國光先生《道樞之應: 〈莊子〉經世要義初識》一文,以反映澳門莊學研究的特點。韓國莊子學研究與大陸聯繫也較密切,且其研究有其域外特色,故特選曹玟焕《〈莊子辨解〉中韓元震對莊子思想的理解》一文,向讀者展示韓國莊子學術史研究的一個案例。另外,本次會議召開時,恰逢方勇先生《莊子學史》(增補版)發行面世,我們這裏選了張洪興教授《南華學案之極軌——評方勇教授〈莊子學史〉(增補版)》這篇書評作爲介紹。本輯專號文章内容豐富、品質上乘,論題囊括了莊學研究最核心、最前沿的方面,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前莊學研究的最新水準。而且,專號對“第二届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”也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。相信讀者通過本專號,不僅可共饗一場學術盛宴,亦可獲取當今莊學研究前沿之動態大觀。